本报讯(记者 陈施君)近日,记者走进杨庄街道广通小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处流动“菜篮子”,“黄瓜真新鲜啊,顶花带刺儿的!”居民们挑选着新鲜蔬果,有序称重、付款。区第七届人大代表、杨庄街道广通小区物业项目负责人魏恺忺微笑着站在蔬菜车前,和居民们拉着家常。
扎根物业行业14年,魏恺忺荣获“全国物业英雄”“杨庄街道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更用“察民情、解民忧、惠民生”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副中心有我,代表有为”的使命担当。
“小魏,我们老人买菜难啊!”去年,广通小区内的超市搬走了,多位居民找到魏恺忺反映诉求。他立刻实地走访,发现广通小区门口生鲜超市、北侧超市先后停业,居民买菜只能去2公里外的万达永辉超市或北机市场,步行需20多分钟,对老年人和上班族极不方便。魏恺忺迅速行动,一方面逐一联系周边商家、底商经营单位,反复沟通超市恢复营业事宜;另一方面,为解“燃眉之急”,他向社区党总支提出“引入便民买菜车”的建议,很快得到支持。从确定买菜车停靠地点、运营时间,到协调商家保障蔬菜新鲜度,魏恺忺全程跟进。考虑到行动不便的老人,他还协调商家,提供“上门代买”服务;建立反馈机制,每周收集居民对菜品、价格的意见,及时与商家沟通调整。如今,便民买菜车成了小区“移动菜篮子”,居民下楼就能买到新鲜菜,价格也实惠。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魏恺忺将“千名代表问政问需”活动融入日常工作,走进社区倾听民意。针对广通小区内树木对杨庄北街及杨庄小区居民采光遮挡等问题,他多次实地勘察,整理成条理清晰的意见建议清单,逐一向相关部门反馈。在他的推动下,广通小区的树木通过园林公司进行了专业修剪。他还把每月9日定为广通代表联络站的“接待选民日”,大到社区基础设施改造,小到楼道灯维修,他拿着笔记本认真记录,时而插话追问细节,时而当场对接物业团队回应诉求。“群众的话不能白说,得让他们看到实际行动。”
在广通社区,有一件新鲜事被居民津津乐道。每周二,社区工作人员和物业会互换角色,社区社工到物业客服岗接听电话、处理报修,物业客服跟着社工入户走访、调解矛盾。这个“居物互换”的点子也是在魏恺忺的推动下实现的,换岗后,大家的交流和互相理解更多了,工作的推动也就更顺畅了,居民诉求量明显下降。
从听民意的“贴心人”,到解难题的“实干家”,再到促治理的“推动者”,魏恺忺始终把“人民满意”作为标尺。他说:“副中心建设需要每个人出力,我是人大代表,更是物业人,就得守好自己的‘责任田’,让居民住得舒心,让副中心更有温度。”
信息来源:北京日报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