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区人大常委会召开2025年第7次主任会议暨专题主任会议,紧扣“持续推进‘百千工程’建设、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年度监督任务,直观检视建设实效、精准研判问题对策,为城市副中心城乡融合发展注入动力。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赵玉影,常务副主任程卫民,副主任鲁新红、刘秀杰,区政府副区长韩松参加。
与会人员实地视察了西集镇“樱游运河”示范片区沙古堆村、儒林村等重点点位。在沙古堆村,了解该村3900亩村域内主街改造、景墙施工、绿化等建设进展;在儒林村刘绍棠文化馆,察看300平方米场馆升级成果。
会上,专题听取了区政府关于高质量打造“百村示范、 千村振兴”工程示范片区工作情况的汇报。市、区人大代表围绕“基础设施与产业需求适配性不足”“土地要素盘活不充分”等问题,提出贴合通州实际的意见建议。区农业农村局、文化旅游局、园林绿化局主要负责人逐一现场作回应,明确后续举措。
会议指出,一是要高站位谋定方向,筑牢乡村振兴坚实根基。深学细悟“千万工程”经验,科学统筹区镇村三级规划衔接,结合《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开展基层调研,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用水难、环境差”问题。二是要精准化破解难题,打通发展堵点瓶颈。紧扣国务院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意见,突出城市副中心特色,健全“党政主导、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同时简化集体建设用地盘活流程、吸引专业人才,补齐要素保障短板。三是要高质量推进建设,实现“百千工程”提质增效。台湖、西集项目要把好施工建设质量,宋庄项目要提前谋划筹备,深化“民宿+文创+民俗”“樱桃+运河”“艺术+乡村”等产业融合路径,健全验收细则与长效管护机制,推广台湖“村集体+国企+社会资本”模式,强化协同赋能,推动农、文、旅、商、林融合发展。
会议强调,“百千工程”是北京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更是城市副中心实现城乡融合的重要载体,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将代表意见转化为具体行动,区人大常委会将持续跟踪监督,确保“百千工程”示范片区成为副中心乡村振兴“样板工程”与群众满意“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