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动我区校产融合高质量发展,10月16日上午,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和代表,在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奎亮、刘秀杰带领下,赴中关村通州区园管委会,开展校产融合发展专题调研活动。
调研组一行实地考察了北京服装学院、四环医药、东方艺珍花丝镶嵌厂、怡禾酒店。详细了解产学研合作模式、科技成果转化及人才培养情况。
从调研活动了解到,目前我区已初步形成"高校研发+园区转化+产业应用"的良性发展模式,但在体制机制创新、资源共享深度等方面仍需突破。代表们建议,要进一步完善校地产权合作机制,搭建常态化对接平台,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孙奎亮指出,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提高站位,抓住“十五五”规划编制契机,把加快服务高校教育摆在更突出的位置。通州区产城融合发展空间优势,发展平台优势,交通、生态和文化优势突出,要着眼产业、教育、科技、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定位,以校促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构建产学城一体的产业功能体系,统筹好产与城、招引与建设、规划与运营的关系,强化市场运作,创新发展模式,统筹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以大胸怀、大格局、大视野推进副中心产城融合规划建设。同时,要强化工作推进体制机制、政策、土地、人才、环境等要素保障,坚持以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问题难题。此次调研为高校与副中心产业的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下一步,希望双方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在成果转化、科研攻关、人才交流等领域全面深化合作,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能级,建立常态化交流沟通机制和产学研协同创新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高校更多科技成果在通州落地转化,通过产教融合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共同为服务强国建设贡献力量,为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