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大要闻 > 时事要闻  > 正文

人大要闻

“政研学产”多方共话医保商保协同共治

时间:2025/11/19  来源:区人大

  近日,“全链条赋能医药产业绿色创新发展医保商保协同共治”研讨会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举办。此次活动作为绿色价格认证研究中心成果发布系列活动之一,旨在通过共探全链条赋能医药产业绿色创新发展路径,助力推进基本医疗保险与商业健康保险的衔接协同。
  通州区委常委、副区长吴孔安介绍,北京城市副中心作为在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战略引领下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区,始终坚持以“绿色”为底色,以“创新”为引擎,全力推动医药健康产业迈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新阶段。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成本和认证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副中心积极探索价格成本核算与认证体系,依托绿色价格认证研究中心,构建覆盖研发、生产、流通等环节的绿色评价标准,引导企业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环境管理机制,推动医药健康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副中心将推动绿色价格认证体系尽快落地,探索医险融合新路径,让“绿色成本”可衡量、“创新价值”可兑现,使副中心成为医药产业绿色转型的“国家试验田”。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成本和认证中心副主任初绽认为,人工智能时代国家推动医药创新的“三重优势”已经凸显出来:医保资金增速超欧美,持续支持创新药发展;AI基础设施完备,依托海量数据与算力赋能研发新范式;政府治理效能提升,政策环境持续优化。三者协同为医药创新注入强劲动力。如何将医药产业创新和医药产业绿色发展统筹起来至关重要,期待通过从全链条的支付环节赋能医药产业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推进基本医疗保险与商业健康保险协同发展、形成合力,打通从“绿色理念”到“市场价值”的桥梁。
  国家医疗保障局原副局长陈金甫表示,促进医药创新发展的医保治理创新,要以系统重塑建构新供需创新发展平衡,以战略性视角和颠覆性思维挖掘医药科技驱动力,以强国目标引领医保内涵、医药高质量创新发展价值取向。
  国家医疗保障局大数据中心副主任赵秀竹指出,国家医疗保障局通过优化药品目录调整机制,建立商保创新药目录,并联合相关部门出台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以“三除外”举措破除创新药临床使用中的考核壁垒,保障患者用药需求。在支付结算领域,国家医疗保障局大数据中心正积极推进医保商保同步结算试点,通过搭建统一平台和加密计算等方式,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提升结算效率。未来将进一步推动商保创新药目录落地,在安全前提下释放医保数据要素价值,并深化医保与商保协同发展,为创新药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
  “深化医保商保协同共治是战略导向、人民需要、行业需求和产业期待,应从产品设计、营销、支付、服务、监管等多个关键点共同发力加速商业健康保险差异化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卫生技术评估与医药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吕兰婷表示,后续将持续开展相关研究,以问题为导向,服务于实践,继续为医保商保协同机制的关键堵点提供破题思路与参考。
  本次研讨会搭建了政、研、学、产深度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明晰了医保商保协同共治的发展方向,为医药产业绿色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未来,北京ESG研究院、绿色价格认证研究中心将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卫生技术评估与医药政策研究中心持续深化合作,构建创新药械绿色价格成本核算和认证体系,推动政策落地、机制创新与实践探索。
  信息来源: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https://www.bjtzh.gov.cn/bjtz/xxfb/zwyw/202511/1772519.shtml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全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网站备案号:CA010120000604417630003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ICP备 200152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2947号 技术支持:北京市通州区大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