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监督视窗 > 调研报告  > 正文

监督视窗

关于立足城市副中心建设 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情况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7/12/19  来源:通州区人大常委会

  ----2017年12月7日在北京市通州区第六届人大常委会
  第九次会议上
  北京市通州区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为有力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扩充工作,构建与北京城市副中心相匹配的教育服务体系,让更多老百姓的孩子“有学上”、“上好学”,今年9月至10月,区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建专题调研小组,在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绍武、金文岭的带领下,通过组织视察、召开座谈会、开展询问等方式,对通州区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取得明显成效
  (一)加大建设,组建联盟,提升基础教育水平
  近几年来,区政府不断加大投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积极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分期实施了《通州区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永乐店中学、运河中学高中部、潞河中学附属学校,使我区三所示范高中校学位数量得到较大增加。新建贡院小学、潞苑小学,改扩建北京教科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运河小学,进一步扩大了小学优质教育资源,提升了学校硬件水平。2017年,新增6所政府委托办园,新获批三所公立幼儿园,全区一级以上幼儿园达到了35所(其中市级示范园4所),使更多老百姓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上好园”。
  发挥本土优质高中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以潞河中学、运河中学、永乐店中学为主体,联合周边中小学校分别组建教育联盟,带动联盟内学校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
  (二)引进名校,加强合作,发挥优质学校的带动作用
  区政府大力引进中心城区优质学校,加快扩充优质教育资源。人大附中(通州校区)、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北理工附中(通州校区)和北京二中(通州校区)4所市级名校已招生运行;北京五中(通州校区)、景山学校(通州校区)、人大附中通州学校正在建设或筹划中,大幅增加了优质高中学校的学位,使更多的通州学生有机会进入市级名校学习。积极争取在京高校、科研院所和中心城区优质学校支持通州区中小学校提升办学水平。我区31所中小学与中心城区优质学校结成了“手拉手”合作助学对子。
  (三)引进人才,培养名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区政府不断加强优秀教师的引进工作,制定了优秀教师人才引进计划,招聘北京各区优秀教师来通州任教,优秀教师数量得到持续扩充。每年接收的大学毕业生中,研究生学历的比例逐年提高;建立完善了优秀教师考核管理机制,开展了名校长、名教师及骨干教师评选和培养工程。通过建立名校长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培养了优秀校长(副校长)和教师团队,全区中小学校实现了骨干教师全覆盖;大力强化教师培训工作,根据市教委《关于促进通州区教师素质提升支持计划》,制定了《通州区“十三五”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意见》,2017年启动了对全区万名教师进行全员培训。
  二、在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我区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目前优质教育资源整体规模和水平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定位还不匹配,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我区教育事业发展的美好愿望,存在着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一)打造本土名校需要加大力度
  与中心城区相比,我区整体教育发展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本土名校的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扩大,办学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优质资源供给不足,全区无证幼儿园所数量较多。
  (二)引进的优质学校引领带动作用需要强化
  已引进的优质学校引领带动周边区域学校共同发展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服务管理引进优质资源校上需要创新体制机制。
  (三)管理团队及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加强
  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中全区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比较高,高层次高水平教师少,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任务重,与中心城区相比较,我区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数量不足。
  (四)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城乡不均衡
  绝大多数优质学校分布在城区,农村地区教育水平相对滞后,人口增长较快的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学校、幼儿园少,学位供给不足;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尤其是相对偏远乡镇农村学校难“留住人”,高水平教师更为缺乏。
  三、关于扩充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议
  (一)加强顶层规划设计,优化优质教育资源布局
  一是要依据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适龄孩童人数增长状况和趋势等重要因素,以最先进理念、最高标准、最好质量研究制定北京城市副中心教育发展中长期规划,科学谋划、统筹发展高水平教育事业。二是要优化北京城市副中心不同区域的优质学校布局。加强对城乡结合部人口增长较快区域的学校规划建设和学位供给,重视优质学校在农村地区的合理布局,让全区老百姓享有更加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三是要加大对优质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资源的引进和发展,构建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地位相匹配的全阶段多层次的发达教育体系。
  (二)加快“内升”步伐,着力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教育发展水平
  要大力培育我区本土优质中小学校,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在招生政策、教师编制与管理、课程与教学改革等方面给予其更大的自主权。积极引进优秀管理人才参与本土优质学校管理、高层次高水平教师到本土优质学校任教,努力提升本土优质学校办学水平,打造一批本区乃至全市名牌学校。加快建立教育联盟和学校发展共同体,在建立潞河中学教育联盟、运河中学教育联盟、永乐店中学教育联盟的基础上,以人大附中通州校区等四所引进优质资源校为龙头建立教育联盟,以中山街小学、东方小学、北京小学通州分校等一批优质小学牵头建立小学发展共同体,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全区中小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要高度重视发展学前教育,实施多元化办园,积极引进市级优质幼儿园,推进优质园办分园、优质民办力量办园。要加强对幼儿园管理和评级,特别是要强化对无证幼儿园的规范和监管,保障幼儿接受良好安全的教育,切实提升全区学前教育供给能力和品质。
  (三)加大“外引”力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
  要以最高的标准,引进建设一批市级名校名园。按照“就近入学、均衡布局、适度超前、办学优质”的原则,在行政办公区、高端商务区及周边地区引入全市优质中小学和幼儿园,实现规划一所,建成一所,达标一所,办好一所。积极争取市级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协调市级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改革项目向通州倾斜,推进在京高校、科研院所在通州举办附属学校、实验学校。要抓紧研究制定对引进优质资源校的服务管理办法,创新和理顺对引进优质资源学校的管理体制机制,破解当前在教师编制、薪酬待遇、评优评先和专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本校(市级优质学校)优秀的管理和师资团队、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更好地融入通州校区,充分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
  (四)抓好引进和培养工作,建设高素质教师人才队伍
  一是根据北京城市副中心教育发展需要,建立通州区教育人才服务中心,打破编制限制,灵活调配教师,满足教师需求缺口,为师资队伍建设注入活力。二是坚持实施引进名师、名校长(副校长)计划,在全国范围内高标准引进优秀校长(副校长)、 教师或教研员。要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投入,在户籍、薪酬、住房、专业发展等方面给予优待,让名师名校长想要来、留得住、干成事。三是积极宣传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北京市和通州区关于教师的相关政策,吸引学历更高、素质更强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到通州中小学工作。四是主动争取和充分利用北京高校、科研院所、市区两级教师培训基地和中心城区优质学校资源,对全区中小学校校长和教师开展专题培训、高端培训,特别是要强化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培养工作,加快提升我区中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五)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要主动争取市教委的大力支持,抓紧落实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提升项目,将我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全部纳入项目实施范围,委托北京高校教育专家团队,开展入校“诊断”,逐一制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要大力推进中心城区优质学校与我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建立“手拉手”关系,在课程资源、学科教研、教学管理、德育工作等方面开展一对一对口支持。要充分发挥本土优质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本土优质学校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举办校区,有效提升农村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要坚持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通过在薪酬待遇、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加强政策支持和保障,科学合理地让更多学校校长和教师,特别是优秀校长和高水平教师到农村学校工作,促进城乡学校校长教师力量的均衡配置。要加大对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信息化水平,让农村学校师生尽享信息化带来的优质教育资源。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全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网站备案号:CA010120000604417630003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ICP备 200152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2947号 技术支持:北京市通州区大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