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监督视窗 > 审议意见  > 正文

监督视窗

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关于“落实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 推进老城区城市双修工作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

时间:2019/10/12  来源:区人大

  区政府办公室:
  2019年6月12日,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落实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推进老城区城市双修工作情况的报告,并听取了区人大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的相关调研报告。
  在审议中,与会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代表认为:区政府实施《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促进新老融合,积极组织开展老城区城市双修和更新的有关工作。一是成立老城区城市双修与更新实施工作指挥部,围绕城市双修的具体内容成立六个工作组,组建由专家、责任规划师和规划技术人员组成的总技术团队,为实施老城区双修与更新项目打下基础。二是完成了老城区现状体检评估,编制了《北京城市副中心老城区城市双修与更新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梳理形成项目库。城市双修项目空间落位更加准确,项目统筹和配套政策机制的制定更加整合,目标实现更加长效化。三是突出7个方面,安排148项老城区城市双修重点项目,总体稳步推进,进展顺利。西海子公园一期建设,果园大街、富河园路等街巷环境整治,6条干路和37条街巷架空线入地等项目已经完成。
  审议指出:老城区城市双修工作存在三个方面问题:一是城市双修的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当前工作存在分散化治理的问题,对项目缺乏时间、空间、资金上的统筹和原则标准上的把控。二是在一些关键项目上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如:南大街等重点示范项目的设计方案尚未确定;通州南站周边等一批老城平房区改造项目还未启动;老城区内交通拥堵、道路积水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治;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和加装电梯等民生项目进展较慢。三是群众参与意愿不强,项目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还有待提升,公共沟通方式以及宣传发动群众支持参与方面还有待加强。
  根据常委会审议情况,提出审议意见如下:
  一、落实副中心控规要求,健全城市双修工作机制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按照副中心控规的要求,制订有针对性的规划设计导则。结合绿色、环保、节能等新技术,精细导则内容,为双修项目工程质量提供基础性保证。实现对规划刚性内容的全域管控,对特色内容的精细引导,对规划全生命周期的智慧管理。推动建立责任规划师制度,要将责任规划师明确到每一个街区,对责任街区内的项目进行总体的把控和全过程咨询、指导、监督。二是加强统筹,完善协作机制。区政府要加强调度,构建指挥部与各部门和街道、乡镇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建立智慧化项目管理平台。统筹安排项目资金,科学调整项目周期和时序,及时跟踪项目进展,明确各环节工作具体内容与路径,加强考核与监督。三是建立基层沟通反馈制度。要建立项目设计和实施方与属地社区居委会的沟通协调机制,搭建扁平高效的工作平台。要加强项目所在社区居委会的参与度和发言权,对项目进行全链条参与和反馈。要在项目重要时间节点加强会商,做好群众工作,发挥集体智慧把好事办好。四是健全资金保障制度。加大资金对老城区项目倾斜力度,在安排年度财政预算时,依据目标任务,对重点项目单列额度、优先安排、重点支持。统筹利用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整治等专项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建立受益者付费机制,明确居民合理付费责任,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实现可持续投入。
  二、加快推进项目进展,发挥重要节点的示范效应
  一是高质量开展城市设计。要积极组织专业团队开展街区层面和地块层面的城市设计研究,既要设计方案也要设计标准。要率先在南大街等重要街区和重要节点的设计中求突破,注重体现街区特点,做到文化和功能的双重提升。要提高老城区公共空间品质,扩充空间功能,构建连续体验的整体性公共空间。完善城市照明、街道家具和标识指引,加强广告牌匾设置管理,提升老城区的现代感和城市活力。二是加快推进南大街等老城标志性项目落地。区政府要集中力量、加强调度,加快落实南大街等标志性区域的修补修复工作。借鉴长沙市芙蓉区都正街“有机棚改”模式,采取保护、改造、经营的措施,既改善街区环境的“面子”,也要解决市政基础设施缺失破损等“里子”的问题,实现历史文脉依旧、居住环境和建筑功能提升。各有关部门要超前介入,简化流程,提高效率。要落实清单制,建立责任台账,紧盯示范项目不放松。三是及时总结示范项目经验。对重点示范项目落地过程中探索出的工作经验及时进行总结和固化,形成示范标准、示范流程,完善各环节工作机制,为其他项目提供参考或加以推广。
  三、补足城市发展欠账,聚焦老城区民生重点问题
  一是城市内涝问题。结合道路提升改造工程,设计建设下沉式绿地隔离带,增加蓄水能力。推进雨水泵站和配套管线改建工程,加快雨水蓄排等硬件设施建设,优先解决老城区城市积水和防洪安全问题。二是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问题。要因地制宜的制订小区管理规约,组建业主大会,形成合约关系,培育居民公共责任意识。要将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与后期物业管理无缝对接,维护综合整治成果。完善物业企业考核奖励和信用约束机制,通过综合打分、末端淘汰、达标奖励等形式监督、激励,提高物业企业积极性和管理服务水平。三是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要把加装电梯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菜单”和预算中,采用“政府支持、企业投资、业主付费”模式,以专业公司代建租赁为主,通过多种方式加快解决老旧小区居民上下楼困难。明确后期运行维护方式,落实代建方、管理方和使用者的责任,加强对日常运行维护的监管。四是道路微循环和提质改造。重点打通断头路,提高老城区路网密度。按照道路、绿化、环境“三位一体、整体提升”的思路,实施老城区道路综合提质,项目具体实施内容要涵盖架空线入地及统筹合并、道路交通组织提升、功能分区优化、城市家具的完善、街区绿化增补及重要节点景观打造、夜景照明设计、沿街拆墙打洞的综合整治及建筑立面的修缮等多方面,实现工程质量、品质品位、人文特色同步提升。
  四、延续传承老城区文脉,依靠群众做好城市双修
  一是充分征求老城区原住民意见。老城区原住民是通州历史文脉的传承者和保护者。要在城市双修和更新中,着重讲述他们的故事,通过书面问卷、交流会议、现场走访与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倾听、收集、反馈原住民意见,把他们的意见作为项目立项、过程评价和效果评估的第一考量。注重传承老城区文化基因,发掘原住民身边的文化符号,结合通州大运河文化、漕运文化,保护、传承通州老城的文化内核。二是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加强对老城区城市双修和更新的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城市双修工作的认识。充分利用社区文化墙、宣传栏、业主微信群等群众身边的信息渠道,将本社区和周边街区的双修实施过程透明化、亲民化。注重引导形成各具特色的街道、社区文化,让居民了解自己居住的街区文化后,更有意愿加入到修补、保护工作中,并自发宣传给更多人,提升社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活力。
  以上意见经区六届人大常委会2019年第6次主任会议通过。请区政府在收到审议意见后,认真研究,改进工作,一个月内向区人大常委会提交研究办理方案,一式三份;六个月内向区人大常委会提交研究办理情况的书面报告,一式四十份。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全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网站备案号:CA010120000604417630003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ICP备 200152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2947号 技术支持:北京市通州区大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