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府办公室:
2019年8月15日,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副区长倪德才作的《关于2019年上半年工作情况的报告》。
会议认为,今年上半年,区政府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立足“一核两翼”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副中心控规实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功能疏解坚定有序、污染防治强力推进、社会事业加快建设、重点改革不断深化,全区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报告对通州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客观、准确,提出下半年的重点工作任务积极可行。区人大常委会会议同意这个报告。
根据常委会审议情况,提出以下审议意见:
一、坚持提高政治站位,高质量建设城市副中心
一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市委市政府对城市副中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维护《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权威性。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城市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和区委的各项决策部署,高水平实施好城市副中心控规,加强城乡统筹,既关注155平方公里的发展,同时又要关注906平方公里的整体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三是明确阶段性目标,抓好各项重点任务建设,努力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取得突破,特别是轨道交通建设及京津冀协同深化发展,拉开城市副中心框架,全面提升服务保障市级机关水平,推动实现副中心高质量发展。
二、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一是大力推进腾退空间利用。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一步要紧密结合副中心控规,统筹腾退空间开发利用问题,提前谋划、主动设计腾退空间,优化空间布局,综合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结合市级及“通八条”等有关奖励政策,建立容错免责机制,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以大数据和制度创新为技术手段,构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对相关事务要进行整合并统一受理,尽量避免分头报批事项,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三是积极促进重点项目落地。加快修订完善企业准入标准及限制目录,创新招商引资模式,打造专业化招商引资队伍,大力引进“高精尖”产业项目,积极对接重点工程、企业总部落地建设,打造城市副中心经济发展高地。四是注重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积极引进和培养高技能人才,加强人才梯队储备,注重引进高层次创新团队,加大扶持各类人才载体,加强人才综合保障,完善管理考核机制,打造副中心人才高地。
三、着力精准精细管理,破解城市管理难题
一是高质量完成好老城双修任务。尽快完善老城双修与更新实施方案,要勇于破题、善于解题,留住老城亮点,加强保护利用,讲好老城故事,积极推动通州南大街改造,加快打造样板,形成示范。二是提升老旧小区管理水平。加快实施老城区全部自备井置换,实施好一批老旧小区抗震加固、加装电梯项目,解决好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问题。三是持续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改进城市管理模式,不断加大交通治理力度,深化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完成重点区域景观亮化提升工程,推进城市管理智慧平台、网格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整体效能。四是全力做好民生实事。创新完善服务市民工作机制,优化配强“接诉即办”工作力量,切实提高问题解决率和群众满意率。
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一是认真落实城市副中心控规,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因地制宜推进镇域、村域规划编制,引导和支持设计人员下基层,进一步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二是深入调查研究,以“农民富、农村美、农业强”为目标,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加大就业帮扶力度,重视农民就业保障,使乡镇有发展、就业有扩大、农民有增收,全面提升村容村貌,留住乡愁。三是改善乡镇生态环境,补齐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短板,引入专业化的运营团队,进一步强化产业特色,并以鲜明的主题提升产业和资源集聚度,加快建设特色小镇。前期重点打造台湖、张家湾、宋庄特色小镇建设,以阶段性成果引领示范。四是积极主动解决农村地区的热点、难点问题,小问题要主动发现,及时处理,大问题要提前谋划,尽早对症下药。要特别关注农村地区饮用水问题,特别是在解决基础设施缺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等一系列问题上见成效。
以上意见经区六届人大常委会2019年第7次主任会议通过。请区政府在收到审议意见后,认真研究,改进工作,一个月内向区人大常委会提交研究办理方案,一式三份;六个月内向区人大常委会提交研究办理情况的书面报告,一式四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