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监督视窗 > 调研报告  > 正文

监督视窗

关于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情况的研究

时间:2020/05/20  来源:区人大

  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医改、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内容,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是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构建有序就诊秩序,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为推进我区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我带领部分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区人大代表先后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进行工作调研,与潞河医院、妇幼保健院、友谊医院等8家医院和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座谈,实地视察梨园、觅子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赴外省市学习考察,全面细致地了解我区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工作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调研建议:
  一、我区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工作情况
  近年来,区政府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精神,全面落实“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工作要求,深入开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合理调配医疗资源,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新机制,进一步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一)建立市区两级医联体,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
  结合区情实际,建立了安贞医联体、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联体市区两级绿色通道。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分别与漷县、觅子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签约,结成医联体合作单位,加强业务交流,强化信息互联互通,确定心内科和中医科为今后进一步对接合作学科,有力提升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专业技术水平。
  以潞河医院为核心,组建潞河医疗集团,将“通州区老年病医院”整编制并入潞河医院,更名为“潞河医疗集团老年病院区”,有效实现人、财、物统一管理。以潞河医院医学影像科为会诊中心,辐射全区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远程读片出具基层影像诊断报告,“区域影像医联体”系统上线运行以来共完成远程影像读片报告3万余例。建立了通州区域内二、三级医院与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间 “科室对机构、教学带队伍”的医联体精准帮扶团队。
  (二)“双向转诊”工作初见成效,信息化工作稳步推进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区两级医联体双向转诊工作顺利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畅通双向转诊路径,全区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9年1月至10月上转患者1423人次,下转158人次。
  积极推动远程会诊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了医疗信息的远程病例采集、传输、处理和存储,使患者在基层就能享受到区域内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建立分级诊疗业务管理平台和健康通州移动服务平台,实现了医疗机构间的业务协同以及信息资源共享。
  (三)加强医疗人员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以需求为导向,实现“医联体”内对口支援。安贞医院与潞城、甘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联合体帮扶工作全面开展。安贞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派出主任医师赴潞城、甘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对一带教100余人,组织专题培训班8场,惠及医务人员300余人,通过带教及培训,大大提升了基层医务人员临床诊疗能力以及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规范化管理水平。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医护人员的培养。梨园、西集、大杜社等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自身医疗业务,通过派送医护人员进修学习、参加专题培训班、岗位练兵活动、病历讨论会、薪火传承中医学术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加强医护人员教育培训,提升了专业技术水平。
  二、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分级诊疗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区政府对分级诊疗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工作力度不强,相关的实施意见、指导性文件等配套政策尚未出台,相应的工作领导机构尚未建立。基层首诊的宣传工作不到位,“盲目就医、小病大医”现象严重,造成二三级医院就诊患者人满为患,既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又浪费了医疗资源。
  (二)医联体工作机制尚未健全
  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建医联体工作力度不强,水平不高。医联体内职责分工不清,利益分配、工作流程、规章制度不完善。对医联体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激励机制,导致医联体的作用不明显。部分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和就医患者对医联体的认知不足,制约了双向转诊工作的开展。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强
  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不断深入,凸显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不足问题,城区还有没一家规范性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于满足逐年增长的人口就医需求。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强,因此首诊患者“不愿去”,下转病人“接不住”,分级诊疗工作实现难度大。基层医务人员收入偏低、绩效奖励分配方案不合理,受薪金、工作环境、发展空间等因素影响,导致医务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高水平医生招不来、留不住。
  (四)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间信息化建设工作滞后
  我区区域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间还有没建立统一的互联互通信息化平台,无法实现数据实时传输、资源共享,限制了预约挂号、双向转诊等工作的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水平不高,信息管理系统简单,信息化管理机制体制不健全,无法形成有效的分级诊疗管理信息平台。
  三、关于加强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工作的建议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形成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工作整体合力
  区政府要高度重视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工作,把这项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作为大幅提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重要抓手,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工作,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要建立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领导机构,制定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相关配套政策,确定工作目标、明确相关职责、细化工作措施、完善考核激励制度,形成部门联动工作合力。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现代新兴媒体,全方位、多层次宣传分级诊疗工作、“双向转诊”制度,通过宣传和政策引导,促进患者树立科学就医理念,合理选择就诊医疗机构,提高患者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分级诊疗的认知度和认可度,改变就医观念和习惯,积极参与分级诊疗,形成合理有序地就诊秩序。
  (二)加强规划建设,推进分级诊疗工作有序开展
  要加强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规划和建设。本着便民惠民、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根据人口规划目标和人口增长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和加快建设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效率和可及性,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要将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持续保障分级诊疗体系发展的财政投入,保证本行政区域分级诊疗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需要相适应。要落实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特别是落实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急诊抢救、二级以下常规手术、儿科等医疗服务能力,满足患者需求。
  (三)打造医联体合作新模式,提升医疗服务效率
  要高度重视医联体建设工作,把组建医联体作为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举措,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积极推进各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形成定期的议事协调机制,及时解决医联体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医联体工作的开展高效顺畅。要对医联体建设加大财政投入,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对医联体工作开展取得显著成效的单位(部门)给予相应奖励。要统筹区域内医联体的建设工作,把区域内不同行政隶属关系的优质医疗资源进行整合,积极建设以专科医联体为主的各种形式的医联体,使区域内的优质医疗资源有效地下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最终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目标。
  (四)强化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基层服务水平
  要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全科医生、专业技师等紧缺人才的引进政策,充分尊重用人单位的自主权,实行“用人单位选人,人事部门审查”的进人制度,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引才力度,解决其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3名以上合格的全科医生。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培养。创新培养模式,通过基层在岗医师转岗培训、全科医生定向培养、提升基层在岗医师学历层次等方式,提高全科医生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通过加强康复治疗师、护理人员等专业人员培养,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要进一步改革职称评定制度,在职称晋升上给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政策倾斜,增加名额,实行评聘分开,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提供发展空间。要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的薪酬结构,改革绩效考核奖励办法,加大激励力度,切实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招得来、用得好、留得住”。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工作,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要加快北京城市副中心区域内分级诊疗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实现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以及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分级诊疗中的重要支撑作用。要大力提升远程医疗服务能力,加快建设城区、乡镇街道、社区村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流动,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要进一步优化医院门诊环境,改进以电子病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就医流程,为百姓提供高效便捷的就医服务。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全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网站备案号:CA010120000604417630003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ICP备 200152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2947号 技术支持:北京市通州区大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