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监督视窗 > 专项报告  > 正文

监督视窗

关于北京市通州区2018年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时间:2022/02/11  来源:区人大

  ——2019年11月28日在北京市通州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常务副区长  刘贵明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关于建立区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京通发〔2018〕21号)的文件要求,形成《关于北京市通州区2018年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一、企业国有资产情况
  (一)企业国有资产基本情况
  截至年末,纳入通州区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决算的国有企业资产总额464.3亿元,负债总额240.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108.4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54%。
  (二)通州区国有企业改革及企业资产监管制度落实情况
  1.国有企业改革情况
  初步完成《全面深化区属国资国企改革方案(审议稿)》;设立北京通州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将北京慧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区级整合平台无偿划转至国资委;积极与北京市尖端芯片基金进行全面战略配合,体现了国企改革中国有资本的科学、高效配置。
  2.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及落实情况
  制定《通州区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3.国有资产处置制度建立情况
  制定《关于房屋所有权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实行统一管理的意见》、《关于规范直属单位车辆购置与管理的规定》等办法。
  4.风险控制制度建立情况
  出台《关于深化通州区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意见》,将薪酬制度和企业绩效考核相挂钩,从制度建立上严把风险关。
  (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成效
  2018年,区国资监管部门紧密围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中心任务,抓住关键环节,强化责任落实,注重过程优化,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1.“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不断完善
  出台、修订国资系统内部的多项规章制度,对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发展重大事项,严格履行决策及审批程序。
  2.审计监督工作持续加强
  对区属国企一、二、三级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施审计;继续强化经济效益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严格落实审计整改,做到有审必严,推动审计发现的问题整改到位、问责到位。
  3.有效强化企业负责人绩效考核工作
  坚持“强激励,硬约束”的考核要求,着力提升企业的内部驱动力;在企业中建立预算管理体系,不断提升资金利用效率。
  4.从严治党,继续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
  结合我区国企改革,全面巩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绝对领导不动摇,加强领导层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同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四)2019年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工作措施
  1.规范监管职能,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
  加快转变工作作风,增强部门联动,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标准与工作效率。
  2.完善监管方式,健全国资监管体系
  加快建立出资人管理事项清单制度,进一步加强国资监管制度流程建设,着重提高国资监管的依规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3.推进资源整合,加快国资国企改革步伐
  加快混合所有制实践探索步伐,继续推进国企优质资源整合,逐步提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力,扭转国企发展态势。
  4.实施人才战略,切实加强国企干部队伍建设
  优化人才培训机制,创新企业选人用人机制,形成以市场为取向的人力资本的专业化管理方式。
  二、金融企业国有资产情况
  目前,暂无由通州区政府所属行政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出资成立的金融企业。
  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情况
  (一)2018年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基本情况
  截至年末,通州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568.9亿元,其中:行政单位资产247.9亿元,事业单位资产320.6亿元,民间非营利组织资产0.4亿元。负债总额233.8亿元。
  (二)管理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情况
  1.实行资产层级监管体制,确保监管到位
  坚持“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实施“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三个层级的资产监督管理。
  2.推进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1)严抓资产“入口”管理
  资产配置方面,本着“规范、高效、节俭、绿色环保”的原则,依人员编制、依存量资产,实行资产限量、限价配置;对用于窗口、执法等公共事务性工作的办公设备,实行按需配置。建立并实行“先审核后购置”的核定内联机制,规范资产购置行为,合理配置资产。
  (2)实抓资产使用管理
  从严规范出租出借、对外投资的审批和备案,确保存量资产使用合规高效。将举办大型活动、召开重大会议、组建临时机构等产生的资产纳入通州区国有资产公用平台,实现资产共用共享、应用尽用。
  (3)狠抓资产“出口”管理
  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及绿色环保”的资产处置原则,对处置资产实行公开交易或无害化处理,保障回收处置工作可追溯、可管理、可监督。资产处置收入由处置公司上缴国库,做到资产处置收益应收尽收。
  3.实行资产的动态化管理
  依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行“一物一卡一条码”的资产管理方式,线上为实物资产建立“资产卡片”,进行“户籍”式管理,线下为实物资产粘贴“专属”条码,实现随时查看、随时监督的数据动态化资产管理。
  4.夯实资产日常监管与专项检查
  督促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资产的常规管理,及时建卡、及时记账、及时销账,保证资产账卡相符、基础数据真实可靠。按照规定开展各类专项检查,全面摸清全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家底”。
  (三)2018年资产管理提升工作
  1.资产管理与决算管理实现对接
  资产年度数据与决算年度数据实现双向网络化比对,初步实现资产数据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提升了全区的资产数据质量。
  2.奠定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基础条件
  清理全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资产卡片,清理出的资产转入存货,由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内控管理制度进行管理,确保了新政府会计制度施行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工作的顺利进行。
  3.强化个性化网络功能建设,提升资产管理水平
  研发“配置核定”、“通州区国有资产公用平台”、“处置管理”等模块,提升资产审批程序的严谨性和便捷性,强化资产的统筹管理。
  4.制定办公场所调整过程中实物资产处置方案
  制定《通州区财政局关于调整办公场所过程中实物资产处置的方案》,以“充分利旧、厉行节约”为原则,明确相关单位职责分工以及各调整单位在资产盘点、分类、提出处置意见等阶段的具体工作步骤,确保资产保管处置工作的有序规范及效益最大化,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四)2019年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工作措施
  1.全方位提升资产数据信息质量
  升级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治理历史数据,全面提升资产数据质量;持续加强资产从“入”到“出”的全过程网络化建设,加快提升资产网络化管理水平;组织开展全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计提折旧工作,保障折旧信息准确性,平稳衔接2019年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做好全区行政事业单位月报信息采集,实行每月提醒制,按时完成资产月报填报工作。
  2.强化政策执行力度
  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账务的审计监督力度,主管部门增强对基层单位的账务管理力度,从严规范单位内控审核审批流程,保障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3.增强指导和培训力度
  加大资产管理政策的宣传力度,强化指导和培训,建立交流学习平台,及时学习、及时交流、及时解困。
  4.加强资产管理队伍建设
  合理设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岗位,提升资产管理队伍专业素质,细化职责分工,落实管理责任;形成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等部门的工作合力,从整体上提高协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情况
  (一)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基本情况
  截至2018年末,通州区土地资源总量为90,579.2公顷,国家所有为23,181.2公顷,集体所有为67,398.0公顷。国有林场实有面积99.1公顷。2018年年降水量600.3毫米,地下水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量2.0亿立方米。区级重点河道26条。
  (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
  通州区自然资源制度体系和监测体系基本形成。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形成市区两级管理体系,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综合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确定各自的核算方式。
  1.自然资源制度建设
  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陆续制定《关于促进通州区土地利用健康发展的有关措施》、《北京城市副中心“多规合一”协同平台运行机制》等文件。
  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建设,制定《通州区林地绿地建设养护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和《北京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内公共绿地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实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取水许可管理制度;实行建设项目水影响评价审批管理制度等。
  2.自然资源管理和利用
  (1)土地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形成
  完成通州区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全部准备工作;完成2018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季度和年度调查工作,向国土资源部提交2018年全年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并通过验收。
  (2)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布局,推动“多规合一”
  精心编制通州区总体规划,全面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核心指标要求和全市两图合一、减量等重点任务目标;落实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重大战略部署,加强与东部地区、廊坊北三县地区统筹研究;坚持规划先行,着力优化城乡格局和功能定位,全力消除城市发展的痼疾顽症。
  (3)国有建设用地管理利用
  通州区土地管理工作从政策层面完全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在程序上根据自然资源部和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的规定办理,在技术上经历了人力、机械到卫星数据管理的过程。土地征用上严格执行国家政策,经营性用地实行以招标、拍卖、挂牌供地的公开方式,严格落实《通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及九个乡镇级规划。
  3.自然资源的保护建设
  (1)污水和再生水的治理
  先后开展通州新城再生水配水干线工程规划、碧水自助加水机升级改造等重点再生水项目,为全区推广和使用再生水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目前,全区污水处理厂共计16座,全年累计处理污水总量6,409万立方米。区内3座再生水厂,全年累计处理再生水5,110万立方米;13座乡镇水厂全年累计处理再生水1,299万立方米。
  (2)绿色空间不断扩大,生态环境质量大大提升
  自2016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园林绿化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结合重点工程推动各项规划落地落图,全区累计实施绿化工程11,200公顷(16.8万亩)。
  (3)“河长制”的推进落实
  通州区坚持以建设“水清、岸绿、安全、宜人”的城市为目标,完善与各级管护部门的联动机制,汇聚河道协同保护合力,全面落实“河长制”各项工作。
  (三)自然资源管理的成效
  1.严控建设用地扩张,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得到初步控制
  2017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为302.2平方公里。2018年完成市级净减量4.3平方公里。严控各类建设项目预审和选址,推动建设项目规模减量和布局优化。
  2.优化土地供应结构,保障副中心用地需求
  2018年,供应商品住宅项目6宗,建设用地面积37公顷,其中共有产权房项目3宗,建设用地面积16.4公顷;供应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5宗,用地面积61公顷,超额完成2018年商品住宅及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供应任务,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及重大项目的用地需求。
  3.落实疏解腾退,实现减量发展
  严控规划实施单位乡镇的拆占比和拆建比,按照“拆五还一”的拆占比,通过土地资源整理的方式,将通州区集体产业用地统筹利用工作作为土地资源整理试点启动。全区“拆五还一”减量基数3569公顷,还建用地732公顷。
  4.城市绿化建设质量提升
  严格落实“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问题”理念,紧密结合“疏整促”工作,建设成东郊森林公园、西集平原片林等一批大尺度景观生态林;将拆违建绿的建筑垃圾再利用,用于六环西辅路带状公园、减河公园等绿化工程,建设成海绵型城市绿地。
  (四)2019年加强自然资源管理的工作措施
  1.加强水资源管理
  进一步加强取水许可、开凿机井、建设项目水影响评价审查、审批工作,加强审批后的监管力度,完善审批程序和流程。大力推广建设智能加水站,做好设备维护等相关服务工作。
  2.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目标,以落实“两带、一环、一心”绿地空间布局为重点,实施新增造林任务4.5万亩。
  3.增强土地管理力度
  落实“增减挂钩”任务,切实完成2020年净减量目标任务;推进二道绿隔地区建设等专项工作,做到新增违法用地零增长,逐步减少历史遗留违法用地,逐步实现规划目标;完善镇域实施单元规划、城市开发边界相关管控措施等相关政策,推动城乡建设用地减量。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全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网站备案号:CA010120000604417630003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ICP备 200152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2947号 技术支持:北京市通州区大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