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府办公室:
2023年5月6日,区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北京市通州区2022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会议同意该报告。
会议认为,2022年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要求,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统筹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切实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较好完成了年度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全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指标创历史最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新成效。但从总体看,由于受各种主客观条件限制,我区空气质量尚未稳固、水环境质量达标仍存隐患、土壤调查全流程管理仍需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转型发展任重道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还需精准施策、持续发力。2023年,区政府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绿色发展的主基调,更好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
根据审议情况,提出审议意见如下:
一、坚持久久为功,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持之以恒深化“一微克”行动,着力破解空气重度污染、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城市扬尘污染等重点难点问题。切实发挥好约谈倒逼履职新模式,加强大气督查及应急保障力度,一体化推进涉气行业整治,继续加强以柴油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为重点的移动源污染防治。持续强化水源管理和保护,着力破解生活污水处置问题;推进农村水环境整治,针对部分乡镇地区存在污水管网建设不配套、雨污分流不彻底,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处理率偏低等问题,以消除管网空白区域为导向,推进老旧管网修复改造。加大净土保卫战攻坚力度,落实好《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坚持“防控治管”四位一体和多污染要素协同防治;加强土壤污染工业源头防控,加大对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和高中风险在产企业的监管力度,严防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污染环境。
二、强化协同增效,培育绿色发展动能
以北京绿色交易所入驻运河商务区为契机,坚持以降碳为重点的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全面加快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坚持问题导向,统筹协调各领域的“双碳”目标行动计划;强化低碳试点示范引领,围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支持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推广,优选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有序推动一般制造业企业疏解,推进传统行业的低碳化改造。创新推动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积极建设好全国CCER(自愿减排)交易中心;大力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通过推行绿色包装、做好垃圾分类、制止餐饮浪费等,让“降碳减排”成为主流意识、自觉行动和社会风尚。
三、聚焦科技赋能,提升环境智治水平
采用更多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技术,综合运用“天空地”等一体化高科技手段,构建生态环境智治系统,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增“智”赋“能”。切实发挥好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作用,不断扩大数字化治理覆盖区域,统筹建立各类污染物治理基础数据库,推动构建信息全、反应快、分析准、指导强的全过程闭环管理和维护机制。完善空气质量预报预警技术体系,提高污染源解析能力。提升碳排放、噪声等监测分析水平,扩大前端智能感知领域范围。进一步强化入河排污口排查与监测,提高源头精准治污能力。健全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系统,丰富完善土壤样本基础数据库建设,为保障土壤环境安全提供科学保障。
四、统筹发展和保护,实现生态环境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有机统一
秉承“既当好减污治污的主力军,也当好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理念,在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经济运行进入全面复苏新时期,更好统筹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力求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同步提升,生态环境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有机统一。一方面,全力做好经济企稳回升及平稳运行的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一切有利于解决群众环境诉求的事项、有利于企业平稳运行有序生产的服务要主动办、马上办。另一方面,守牢生态环境保护的底线,即依法依规的底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底线。把好“三线一单”、规划环评、项目环评等入门关以及排污许可关,监督执法关,督察问责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