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府办公室:
2023年10月31日,区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
在审议中,结合听取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的相关意见和建议以及审查结果报告,与会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代表认为:规划纲要实施两年多来,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按照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动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从中期评估结果来看,规划纲要确定的六大类31项主要指标总体进展顺利,部分指标已提前达到目标要求,重点任务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关键领域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中期评估报告对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分析评价全面客观,提出需要关注的问题真实准确,推进规划实施的工作措施切实可行。
财政经济委员会指出,规划纲要在实施过程中反映出经济社会运行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需要高度关注:一是主导产业支撑作用还不够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集聚发展的态势尚未形成,产业人才引力不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缺乏后劲。二是项目总体统筹协调不够,区级财力保障能力有限,难以支撑城市副中心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三是镇村、老城还存在配套设施短板,高质量规划建设管理模式仍需深化探索,城市治理精细化、智慧化治理水平有待提升。四是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结构性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居民增收乏力,消费市场活力不足。五是城市副中心现有的试点示范项目和创新政策还未全面转化为发展优势,改革创新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为确保全面完成规划纲要目标任务,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突出规划引领作用,确保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历史机遇,对标“二十年之问”的时代课题,对表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科学统筹好“十四五”后半期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规划纲要的引领约束作用和综合调控功能,注重各类规划与年度计划之间的有机衔接。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尚未达到预期、需要重点关注的指标,要加强跟踪监测和分析研判,细化任务分解,强化责任落实,逐条逐项按照时间节点和进度要求,研究提出推动规划落实的对策建议,把中期评估成果转化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思路和重要举措。
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释放“两区”制度创新活力,打造“绿色”和“创意”两大自贸品牌。坚持优化协同高效,推进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提升承载能力,做好企业全生命周期“管家式”服务,形成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聚焦行政办公、高端商务、文化旅游、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扩大优质增量,淘汰落后产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元宇宙等数字经济产业体系,集聚一批行业领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形成符合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的产业集群。
三、聚焦重点目标任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围绕重要节点、重点区域 ,主动谋划项目,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充分发挥已落地开工项目的投资支撑作用,全力保持千亿投资强度。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高核心竞争力,切实增强国有企业支撑引领作用。加大城镇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最大限度破解拆迁、土地、资金等瓶颈制约。注重城市功能与产业发展融合统一,打造标杆级消费场所,加强高品质生活配套供给,加快推进职住平衡,有效推动城市副中心轨道交通、路网、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强经济社会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
四、坚持区域统筹协同,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全面落实“深化基层治理年”工作部署,强化智慧城市建设,加强基础设施配套普及,充分运用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城市管理、支撑社会治理。全力建设基础教育优质均衡示范区,完成全区村级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夯实基本民生,优化养老服务。改造提升重点功能区周边道路,构建综合、绿色、安全、智能的城市交通系统。加快推进大市政供水管网建设,扩大镇村供水覆盖范围,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共享水平。探索形成可推广的数字化现代农业模式,加速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提升城乡居民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深入推进城乡共兴,实现高质量融合发展。
五、聚力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事业和谐稳定
聚焦“七有”要求、“五性”需求,继续实施好民生工程类项目,增强公共财政综合保障能力,全力确保城市副中心高标准城市运转、高水平城市建设资金需求。坚持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重点抓好创业就业、教育提升、优质医疗、民政救助、安居保障、文体设施等为民惠民工程,加强对生产安全、生态环境、食品药品等领域监管力度。研究建立我区财政承受能力评估和可持续发展机制,将债务风险控制在合理水平。抓好安全生产和治安防控,健全完善公共安全事件应急体系,更好地将接诉即办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