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府办公室:
2023年10月31日,区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区政府副区长姚伟龙所做的《关于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工作情况的报告》,听取了区人大农村委员会的相关意见建议。
会议认为:自2018年正式启动景区创建以来,区政府及园林绿化部门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将创建工作作为全区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加强谋划,上下统筹,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创建工作。经过5年努力,景区软件提升和硬件改造基本完成,景区配套设施更加完善,核心文物得以保护利用,运河文化得到彰显,文旅体验不断丰富,大运河城市段活力显著提升,创建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会议同时指出,连续五年的创建工作,区政府既做到了应题作答,也做到了倾情创作,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大运河文化带战略目标相比、与副中心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环球主题公园新地标的强势确立与大运河文化带文化内涵挖掘不足的难题有待进一步破解;大运河旅游产品主要以传统观光型为主,产品的丰富程度、品牌化程度不能满足当今市场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大运河属于无门票收入的公益开放型景区,景区购物、演艺、住宿、餐饮等附加消费开发程度较低,旅游经济模式亟待创新。
为此,根据常委会审议情况,提出如下审议意见:
一、坚持整体统筹,提高政治站位,为景区创建立标
大运河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家历史文化名片。大运河5A级景区创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副中心重要指示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大运河文化产业带的亮点工程,对全市乃至全国都具有指导意义和示范作用。
全区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高位统筹,持续深化书记区长挂帅、区领导统筹、多部门联动的创建体制机制。区文旅局作为景区创建牵头单位,区园林绿化局作为景区管理主体,要各司其职、统筹协作,实现景区统一管理、统一运营。
在创建的最后冲刺阶段,各责任部门要持续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对标对表,有效保障创建指标的常态达标和整体提升。要严格把握时间节点,突出精准化创建,高质量整理提交创建审核材料,确保创建成功、不容有失。
要以创建工作为契机,将5A级景区的建设提升工作进一步扩展到大运河文化带的保护与建设,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全面提升美化沿线生态环境,科学布局相关文化产业要素,创新构建支持运河文化带发展的体制机制,将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大运河文化带打造成为内涵丰富、蓝绿交织、水城共融、产业兴旺的中国大运河文化金名片。
二、坚持以人为本,提升配套设施,为景区创建加码
要持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改造和服务质量提升,随时准备5A级景区迎检验收,为副中心生态旅游发展助力加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要贯穿于创建工作 始终,把游客体验放到首位。尽快制定景区长期提升规划,从景区管理运营的每一细节都体现人文关怀的温度。一是完善游客服务体系。高品质建设北、中、南三区游客服务中心,全面落实疏导集散、游客导览、旅游咨询、讲解导游、医疗救护及特殊人群服务等功能。二是顺畅景区内外联通。打通断点、串联景点,构建起以“游船+步行+骑行+电瓶车+旅游专线”水陆多种交通方式并行的游览模式。增设景区全景图、导览图、引导标识,做到重点景点和出入口实现精准落位导航。加设提升改造生态停车场,动态实现停车负载平衡。三是加强智慧化景区建设。要充分发挥副中心科技要素集聚的优势,结合副中心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强化数字赋能景区智慧化建设,推动实现从“传统观光景区”向“沉浸式主题园区”的转变。利用5G技术持续完善景区内视频监控系统及智慧管理平台,提升景区官网、公众号和小程序建设,为游客提供多渠道便捷导览购票。深度应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术,打造沉浸式数字文化游览场景,同时构建虚拟数字线上游览线路,实现虚拟现实互动共鸣。依托3D全息投影技术、数字影像技术和巨型圆环装置等科技手段,将大运河历史文化与副中心前景展望元素深度融合,切实增强游客的代入感,建立深层次的情感链接。
三、坚持文旅商融合,延长产业链条,为景区创建蓄力
要深耕运河特色IP,讲好运河故事、做好运河文章,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将运河文化的内涵、元素和产品融入周边商业和旅游领域,持续扩展景区旅游产品的丰富程度和多样性,形成文化支撑、场景赋能、商业运作、旅游促动,“四位一体”的文旅商深度融合新模式。一是要做好“环球”文章。发挥环球商圈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环球主题公园二期三期建设,融入更多运河文化元素,协同增强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的文旅综合功能,逐步打造副中心“环球影城×大运河”国际消费体验区,推进景区消费向全域消费、日间消费向全时消费、传统消费向新兴消费的转变。二是要做好“夜经济”文章。要以“夜景、夜演、夜购、夜宴、夜娱、夜宿”点燃引擎,激活重塑水岸夜经济。建设提升景区照明亮化工程,开展运河华彩夜游,以光影再现大运河的历史文化、时代风采,打造副中心大运河夜游品牌。链接奥莱MALL、高端酒店、特色小镇形成功能聚合,丰富游客夜间文旅消费体验,实现变“流量”为“能量”、让“客流”成“客留”的倍增效益。三是要做好“多元”文章。充分利用景区的文化内涵和水资源优势,持续推动营造运河+体育、+演艺、+科技、+艺术等多元场景和新业态,协同联动张家湾设计小镇、台湖演艺小镇、宋庄艺术小镇建设,围绕运河历史文化资源和动植物IP进行全品类文创开发,进一步服务于人民群众对文化娱乐生活多维度的体验和全方位的需求。四是要做好“乡村旅游”文章。在加快梳理运河沿线村庄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做精做优运河沿线乡村旅游,集中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振兴”工程,打造一批串珠成链、连片成景的微旅行、微度假目的地,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助推农村集体经济壮大,带动沿岸农民增收致富。
四、坚持守正创新,凸显文化底蕴,为景区创建增色
一是加强运河文化遗产的挖掘展示和创新发展。要深入挖掘研究通州历史维度上的运河文化、城市副中心建设背景下的运河文化、全球视域下的运河文化,推动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进“乡愁方舟”计划,进一步丰富大运河文化档案和典籍资源;推进运河主题非遗展示中心工程,加强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和展示传播;重点加强对运河故道水系、古码头、古桥的发掘和修复,再现运河标志性历史文化景观。二是以特色品牌活动持续宣传造势。在创建工作的冲刺阶段,要推出更多特色的宣传推介和品牌活动,全力保持景区热度,持续营造良好创建氛围,实现景区推介和文化传播的双重效应,通过创建工作让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最鲜明、最靓丽的城市名片。如“遇见·运河”城市探访系列活动、“国潮运河文化时尚大赏”、“运河有戏”演出季等等,全面塑造和凸显文化时尚、国风音乐等多主题体验场景,创新表达景区的文化内涵,逐步带动城市火起来、人气旺起来。三是以持续提升滨河景观塑造良好生态。要牢牢把握大运河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控规体系中生态文明带的基本定位,持续推进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的生态景观提升工程。按照世界级城市滨水地区的标准规划大运河沿线绿色开放空间建设,挖掘凸显运河两岸人文景观特质,高水平打造五河交汇、六环路空中花园、精品绿化乡村等核心区域景观风貌,营造充满现代活力、再现历史记忆的景区及外围开放空间,形成水绿交融、韵味深厚、品质高端的生态文明景观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