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府办公室:
2023年11月21日,区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了区政府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非建设空间土地资源管控规划及镇村实施指引(2021年-2035年)》(以下简称非建设规划)实施情况的报告,会议同意该报告。
会议认为,区政府及相关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布局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在全市率先编制非建设规划并付诸实施。一年来,坚持规划刚性引领,以非建设图斑一张蓝图锚固生态骨架;推动协同治理,建立“三长联动”网格化巡查制度;擎起粮仓大旗,强化耕地保护实施力度和管理措施;筑牢绿色屏障,破解造林地块不足难题;守好一池碧水,加强水域空间管控利用,城市副中心生态格局逐渐形成,绿色空间大幅提升,生态理念深入民心,“田成方、林成网、水韵林海、绿野田园”的生态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会议指出,非建设规划各领域实施成效显著,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非建设规划涉及主体多元、情形复杂,需进一步夯实各行业主管部门责任,推动规划顺利实施;非建设空间相关支持政策尚不完善,需进一步加强政策保障力度;非建设空间用途变化情况日常动态巡查力度不够,需建立多部门协同治理机制强化监督检查;非建设空间的精细化治理水平有待提升,需吸引社会主体能动式参与建设。
根据审议情况,提出审议意见如下:
一、强化责任传导,确保规划落地见效
坚持系统观念、全局化思维,统筹好发展与安全,探索生态保护与创新发展路径。目前,非建设规划已深化至镇村层级,制定了镇村耕地保护任务及非建设要素实施指引图册,作为下一步属地实施规划的依据,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持续推动并跟进规划的具体实施。各属地要履行好主体责任,以要素管控、功能布局、指标落实为核心,加快推动非建设规划的实施工作。一是持续推进耕地保护,坚守优化调整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任务要求,推深做实通州区耕地保护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严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二是持续挖潜造林空间,完成剩余百万亩造林任务。三是进一步强化水域空间统筹,加强水域空间管控利用。贯彻田、林、水空间系统性思维,统筹解决实施路径中田、林、水之间的矛盾问题,实现生态空间融合发展。
二、加强政策支持,推进规划精准实施
相关部门要研究并制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用地配套政策、项目准入标准,满足以特色农林资源为依托的新产业业态建设用地需求,推动生态资源要素价值转化,带动集体经济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发展,进一步加强用地指标配置审核。制定耕地、林地及其他农用地间的零碎图斑置换规则,依照“遵从农民意愿、形成大林大田”的原则进行置换调整,不断促进要素集中集约布局。研究并出台我区郊野公园配套设施实施细则,加快补齐郊野公园服务设施短板。依托非建设空间确定的耕地、林地、园地等规模,解决水资源缺口,出台水资源分配方案等相关政策保障,确保其建设与发展符合规划要求。同时,要指导作为实施主体的乡镇协同行业主管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属地《非建设规划行动计划》及具体实施策略方法,明确重点工作、责任部门、时序安排,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完善监管体系,推动协同治理
一是持续推进林长制、河长制、田长制“三长联动、一图三落、一巡三查”,协调相关主管部门的工作管理职责、用地分类标准、规划管控目标等,建立多部门协同治理工作机制和职责明晰、协调有序、运行高效的责任体系。加强非建设空间一张底图对河长、林长、田长工作的支撑力度,保障不同时期巡查工作均能有图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二是落实相关规章制度政策,明确并压实属地监管责任,完善“三长联动”的考核制度,构建对实施主体的综合考评体系。进一步将耕地保护责任到人,积极实现规划实施由单一途径向系统治理的转型,构建多维度区级非建设空间管控体系,精细化推动镇村层级落地实施。三是健全耕地管理机制,落实快速处置机制,重点发挥好“卫星天上看、视频重点盯、人员地上巡”监测监管体系的实用价值,及时掌握非建设空间的用途变化情况。加强区级、镇乡级、村级巡田督导机制建设,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非建设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加强资金保障,促进社会主体参与建设
加强非建设空间生态保护及修复的资金支持,完善多元化的资金保障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社会主体参与非建设空间的保护、修复、利用和管护等全过程。积极促进社会主体以自主投资、与政府合作、公益参与等方式参与实施,探索营收平衡模式,围绕非建设空间开展生态产品开发、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技术服务等活动,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进行全生命周期运营管护,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