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监督视窗 > 审议意见  > 正文

监督视窗

区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关于“北京市通州区增加学位供给 促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时间:2024/07/15  来源:区人大

区政府办公室:
  2024年4月12日,区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副区长董明慧所作的《关于北京市通州区增加学位供给 促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情况的报告》。
  会议认为,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多措并举,推动中小学学校建设,统筹配置各类教育设施,有效增加了全区学位供给。大力引进优质学校,深化与中心城区“手拉手”合作,推进集团化办学,有力扩充了全区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乡村教师队伍发展和乡村教学质量提升长效机制,带动农村教育协同发展,同时通过数字化应用赋能城乡教育,促进我区教育资源更加优质均衡。
  会议指出,区政府在增加学位供给,促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区教育现状与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定位还不匹配,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事业发展的美好愿望,还存在着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一是集团化办学需要进一步深化,在服务管理上需要创新体制机制。二是管理团队及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加强,学校骨干教师数量不足,管理干部平均年龄偏大。三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均衡,校际之间、城乡之间差别依然较大。
  根据常委会审议的情况,提出以下审议意见:
  一、加强顶层规划设计,优化教育资源布局
  一是全面把握城市副中心教育发展改革新形势、新任务,综合分析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学龄人口状况和变化趋势等重要因素指标,科学研究制定城市副中心教育发展中长期规划,大力提升我区教育质量和水平。二是深入推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强化部门协同机制,更好更合理地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持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快缩小城乡、校际办学质量差距。三是高标准预留教育设施发展空间资源,对学校周边长期闲置或待开发土地,优先规划为学校增容预留用地,保障教育用地。对于列入年度计划的建设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学校建设进度。
  二、加强学校建设和管理,扩充优质资源供给
  一是制定优质学校专项支持计划,在招生政策、教师编制与管理、课程与教学改革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大力培育我区优质中小学校。推进优质学校挖潜扩容,对办学水平和群众认可度高的学校,“一校一案”,加快改扩建和设备设施更新速度,促进形成更多优质学位。二是持续推进扩优强校工程,加快集团化办学,深化“手拉手”帮扶合作,推进城乡义务教育校际联盟改革试点工作,扩大全区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积极争取市级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协调市级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改革项目向通州倾斜,推进在京高校、科研院所在通州举办附属学校、实验学校。三是加强数字校园和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打造智慧教育,探索互联网、元宇宙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加快双师课堂二期建设,推动信息化、数字化与教育深度融合,在更大范围内、更深的层次上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一是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培养和人才梯队建设,完善教师研修制度,强化培训内容管理和绩效考核,不断健全教师成长发展机制。积极开展培训、研修活动,对通州区各层次干部教师进行阶段式培训,整体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二是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通过在薪酬待遇、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加强政策支持和保障,促进城乡学校校长和教师力量的均衡配置。三是完善教师招聘制度,加强对教师招聘使用的全过程管理,进一步统筹招聘渠道,扩大选聘视野,提升招聘门槛,完善待遇保障,吸引优秀人才到我区任教。合理确定每年招聘应届毕业生和在职教师比例,探索建立教育系统社会化人才聘用管理体制机制,选聘一批具备教师资格的社会化教育人才承担教学管理任务。
  四、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加大农村地区教育投入。增加农村学校建设投入,提高教学设备和硬件设施水平,优化校园环境,改善办学条件。增加农村教师培训的投入,完善全员培训制度,提高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激发工作热情。二是大力推进中心城区优质学校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建立“手拉手”帮扶关系,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在课程资源、学科教研、教学管理、德育工作等方面开展“一对一”对口支持,提升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三是加快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化教学设备,加强对农村学生和教师的信息化培训,提高信息化教学的应用水平和效能,让农村学校师生尽享信息化带来的优质教育资源。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全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网站备案号:CA010120000604417630003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ICP备 200152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2947号 技术支持:北京市通州区大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