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料库 > 会议纪要  > 正文

资料库

北京市通州区第七届人大常委会2024年第4次主任会议纪要

时间:2024/11/06  来源:区人大

  5月28日上午,区人大常委会召开2024年度第4次主任会议,听取了区法院院长谭劲松所作的《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关于服务副中心发展暨行政审判情况的汇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赵玉影、常务副主任程卫民、副主任孙奎亮、鲁新红、房亚军、刘秀杰出席会议。
  会议认为:区法院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自觉将各项工作放在大局中谋划推动,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工程建设、“两区”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等方面举措频出,勇于担当,在服务副中心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作为。一是聚焦重点。坚持能动司法,在商事案件快审精办、营商法治环境塑造、企业法律需求供给等方面,联动落实20项重点任务,主动与多家单位共建“普法驿站”,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二是特色彰显。积极构建四级解纷网络,实现22个街乡镇一站式解纷中心全覆盖,化解大量基层治理难题;专项攻坚系列拆违案,强制执行违法建筑27户,面积近7万平方米;提供全流程司法支撑和服务,助力张家湾镇六小村棚改项目总体签约率达98.18%,马驹桥南五村搬迁整体签约率达96.33%。接续开展春日亮剑、夏日雷霆、百日攻坚等专项执行行动,并邀请人大代表赴现场见证案件执行,全力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三是亮点纷呈。主动靠前服务大局,妥善审理市区两级行政机关涉诉案件,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延伸审判职能,护航法治政府建设;出台“四个提前”举措,助力辖区重大决策平稳落地。
  会议指出,区法院在行政审判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一是服务保障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性与时效性需进一步提升。二是诉源治理副中心模式创新需进一步加强。三是部分干警副中心服务保障意识存在差距。
  会议对进一步加强法院服务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六点建议:
  一、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坚持政治统领,聚焦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区委决策部署作为明确方向的“指挥棒”,将服务大局成效作为衡量工作水平的“晴雨表”,全力服务保障副中心高质量发展。要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一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人才队伍,为副中心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提档升级提供人才保障,护航副中心高质量发展。
  二、始终铭记审判权来自人民,把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常委会的监督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力抓手
  强化接受监督意识,主动向区人大报告重要工作部署、重大案件审执情况和重要改革举措,把法院各项工作置于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之下。高度重视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及时给予回应和落实,增进人大代表对法院工作的理解、支持和认同。通过积极邀请人大代表观摩庭审、参加新闻通报会等形式,让代表及时了解区法院最新工作情况,整合资源力量,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依法稳妥办理人大代表关注案件,尤其是涉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和民生实事的“折子工程”案件,加快办理进度、完善处理方案,做好释法解惑工作。
  三、精准定位司法保障着力点,为重大决策、重点工程提供司法保障
  通过以案释法,针对行政机关执法典型问题开展“点餐式”授课,进一步强化法治思维、法治意识,着力提升行政机关执法水平。紧扣副中心定位的特殊性,妥善审理市区两级行政机关涉诉案件,全力做好第二批市级机关入驻后纠纷应对预案,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持续落实提前向党委政府提出法律建议等“四提前”机制,为重大行政决策提出法律建议,深入群众开展矛盾化解。对涉重大工程、重点项目案件快审快执。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为契机,实时推进三地司法协同,形成司法合力。
  四、全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保障副中心高质量发展
  要持续优化营商法治环境,围绕“两区”建设工作大局,聚焦运河商务区、文化旅游区、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领域,全面摸排矛盾纠纷风险,及时研究出台司法保障措施。要依法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加强与相关部门工作对接,出台司法服务保障民营经济的务实举措,加强新兴行业和新业态的法律研究。要助力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积极做好风险研判处置工作,建立常态化风险预警会商机制,密切关注信托、私募、房地产等行业性、群体性风险,提前制定工作预案,助力化解重大风险。
  五、进一步深化诉源治理工作,不断提升副中心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要持续做好“一号响应”诉源治理工作,深化司法建议与区委“每月一题”专项治理协同联动机制,持续组织参与区委“每月一题”的选题、破题、解题,推进主动治理、未诉先办。与地方党委政府、党政机关、各类调解组织深化联动,积极推进金融借款、物业服务、劳动争议、教育培训等重点领域案件源头治理。要积极融入“热线+网格”机制,将解纷网络“精细覆盖村居”、“深度对接网格”,及时向承担公共服务职能的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法律咨询、指导调解、司法确认、普法宣传等法律服务,助力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要持续优化多元解纷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法院专业优势,将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在前端、消除在源头。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六、坚持以人民群众作为公平正义的感受主体,切实加大民生司法保障工作力度
  对司法机关而言,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神圣使命。要牢固树立实质解纷理念,以精细化审判管理抓实“公正与效率”,实质解决群众诉求、降低解纷成本,增强群众司法获得感。要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严厉打击养老诈骗、非法集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犯罪行为,高效稳妥审理好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案件,加大追赃挽损力度。要坚决维护辖区社会稳定,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积极参与扫黄打非、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专项工作,有力维护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要主动服务绿色发展,加强京津冀生态环境联防联治、精准服务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

主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承办:北京市通州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全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网站备案号:CA010120000604417630003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1120001
京ICP备 200152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1202002947号 技术支持:北京市通州区大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