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4日,区人大常委会召开年度第10次主任会议暨专题主任会,会议听取了区检察院检察长李辰关于服务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暨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汇报,与会区人大代表提出建议意见。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赵玉影,常务副主任程卫民,副主任鲁新红,刘秀杰参加会议。
会议认为,区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高质效办案履职为答好副中心“二十年之问”贡献了坚实的检察力量。一是政治站位高。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贯彻落实区委决策部署,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常委会的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二是大局观念强。自觉将各项工作放在大局中谋划推动,聚焦副中心“千年之城”建设,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保障“千亿投资”落地、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积极作为。三是履职举措多。主动融入全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与“副中心有我”社会动员体系,主动帮助街乡镇党(工)委政府(办事处)解决欠薪纠纷、棚户拆迁等社会治理难题。建立了“12345+12309”联动机制,围绕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强化监督。
会议指出,对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区检察院工作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如检察工作参与基层治理的主动性需进一步提升,深化检察为民办实事、听民声解民忧的力度有待加强,数字检察业务建设与副中心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差距。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暨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能力,会议对区检察院工作提出五点要求:
一是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要坚决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加大对重大敏感案件及重大执法司法活动事项报告备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增强党组“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执行力度,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对标全区重点工作任务部署谋划工作,以实干实绩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
二、立足检察本职,围绕发展大局重点推进检察工作
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副中心意识,一如既往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统筹推进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以更高水平的检察履职为平安通州、法治通州建设保驾护航;要持续着力锻造高素质专业化检察队伍,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夯实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
三、增强服务意识,护航副中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要聚焦我区建设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目标和“千亿投资”落地实际,加大打击网络犯罪,加大打击各类侵害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犯罪,全面推进“检察护企”工作,充分发挥政法机关对副中心经济健康发展的保障推动作用;继续推进检察长、副检察长、各部门负责人挂点联系企业制度,提供对口式检察服务。要牢牢抓住绿色发展这一鲜明底色,高标准助推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以京津冀协同发展、多方支持格局、多元联动机制等工作构建共治格局,进一步擦亮“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城市金名片。
四、用心用情用力,推动司法为民再上新台阶
要依法对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加强监督,确保国家法律法规体系得到有效执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切实维护人民权益。要发挥千名代表问政问需、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等制度、技术方面优势,拓展涉检诉求和法律监督线索来源渠道,在案件办理的过程中加强释法说理,促进矛盾纠纷溯源治理;要当好公共利益的代表,充分发挥公益诉讼职能作用,以特殊群体权益保护、个人信息保护、食药领域安全监督等工作为牵引,全面推进“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检察担当促进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确保检察权为人民行使、让人民满意。
五、推进联动监督,合力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加强人大监督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贯通协调工作。广泛应用“代表问政问需”成果,强化工作联络进展通报机制。要通过联络室、检察开放日、公开听证等形式丰富代表联络工作,进一步提升办理代表意见建议的工作质效;要依托特邀检察官助理、“益心为公”志愿服务活动等工作契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接触面广、调研活动多、监督效力强等优势,让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实现人大代表建议和检察建议的“双向奔赴”,凝聚人大监督和检察监督工作合力。